新生儿由于存在一些正常的生理紊乱、母体因素的影响、早产儿生理稳定性差等因素,正常值较难界定。这些可爱的小宝宝的化验结果与成人相比,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作为专业检验人,让我们用专业知识呵护宝贝们的成长!
1、血常规
项目 | 年龄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红细胞 | 足月新生儿早产儿 | 5.1~5.8×1012/L4.0~4.4×1012/L | 增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白血病、手术后。 |
血红蛋白 | 足月儿早产儿 | 170~200g/L(140-200)145~150g/L | 血红蛋白一般随红细胞数量而变动,是评价贫血的指标。 |
白细胞 | 20×109/L | 1)增高:哭闹、寒、热刺激;急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2)减少:见于理化损伤。 | |
中性粒细胞比例 | 0.31~0.40 | 若有增减,能配合生理或病理性原因作为诊断参考。 | |
淋巴细胞比例 | 0.46~0.60 | 1)增多: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结核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减少:可能是较长时间接触放射线或应用激素后。 | |
单核细胞比例 | 2-7天其后 | 0.120.01~0.08 |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单核细胞白血病、疟疾及黑热病等。 |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 0.005~0.05 | 增多可能为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及皮肤病;减少可能为某些传染性早期。 | |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 | 0~0.01 | 含有组胺等毒性颗粒,极少变动,增多原因可能与过敏有关。 | |
网织红细胞比例 | 0.03~0.06 | 是新生儿贫血的重要鉴别诊断线索。如贫血由于出血或溶血,网织红细胞增加;如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则网织红细胞减少。 | |
血小板 | 100~300×109/L | 1)增高:进食、剧烈运动等生理性的;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病理性的。2)减少: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
2、尿常规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尿胆原 | 0~3.3 umol/L | 增加见于肝实质性病变和溶血性疾病。 |
胆红素 | 阴性 | 同上 |
酮体 | 阴性 | 见于糖尿病 |
红细胞 | 0~3个/HP | 见于肾炎、泌尿系感染、结核等 |
白细胞 | 0~3个/HP | 增加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炎症。 |
蛋白质 | 阴性 | 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 |
葡萄糖 | 阴性 | 阳性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肾性糖尿,要结合临床。 |
尿比重 | 1.003~1.030 | 增高:尿少时、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减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 |
渗透压 | 75~300mOsm/L |
3、大便检验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大便颜色 | 绿色、黄绿色、金黄色 | 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果酱色:见于肠梗阻等;陶土色: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等;粘液性或脓血性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等。 |
大便形态 | 糊状、有时有奶瓣 | 稀便或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伴腥臭味,见于急性胃肠炎;水样便、色淡、稀薄或呈米汤样,腥臭不明显,见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海水样便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
大便细胞 | 红细胞:0/HP | 红细胞出现或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
大便潜血 | 阴性 | 阳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
大便胆红素 | 阴性 |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
大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 阴性(无致病菌) | 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
4、新生儿溶血筛查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 阴性 | 阳性代表婴儿红细胞被血型抗体致敏 |
游离抗体 | 阴性 | 阳性代表溶血 |
释放抗体 | 阴性 | 阳性代表有血型抗体存在,并可推断出抗体类型 |
5、凝血检查
项目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凝血酶原时间(PT) | 12~14秒 | 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用于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术前检查等。 |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 24~36秒 | |
凝血酶时间(TT) | 15~20秒 | |
纤维蛋白原(Fbg) | 2~4g/L |
6、肝功
项目 | 年龄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清总胆红素(TB) | 足月儿早产儿 | 68~137umol/L171~239umol/L | 1)判定有无黄疸;2)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定黄疸类型;3)根据胆红素高低选择治疗方法如光疗或者换血。 |
血清直接胆红素(DB) | 0~7.0umol/L | 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是判断肝细胞受损的较敏感的指标。 |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0~48U/L | 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 |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0~48U/L | 增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和肝脏疾病。 |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35~250U/L | 升高主要见于诊断肝内胆道梗阻或炎症疾病。 | |
血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 4~58U/L | 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 | |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 80~285U/L | 常用于心肌梗死、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组织损伤和白血病时活性增高。 | |
血清总蛋白(TP) | 60~80g/L | 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重度脱水、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降低:多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肝功能障碍、蛋白质丢失。 | |
血清白蛋白(Alb) | 35~55g/L | 增高:①常见于严重脱水、血浆浓缩;②静脉输注白蛋白过多。降低:①肝硬化合并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 | |
血清球蛋白(Glb) | 20~30g/L | 增高:慢性肝脏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疾病等。降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等。 | |
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A/G) | 1.5:1~2.5:1 | 是评价肝功能及肝脏疾病预后不良的主要指标。 |
7、肾功
项目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清尿素氮(BUN) | 1~3.6mmol/L | 增高:反应肾功能的指标。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各种感染、创伤、甲亢等;也可见于脱水、心力衰竭、休克等;减少:较少见,见于严重肝脏疾病。 |
血清肌酐(Bcr) | 26.5~88 umol/L | 判断肾功能的指标。但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增高。肾本身损害时,肌酐影响不大。 |
BUN/ Bcr | 20:1 | 比值改变有助于判断肾前性或肾后性氮质血症。 |
8、血糖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糖 | 2.2~6.9mmol/L | <2.2mmol/L提示低血糖;>7.0mmol/L.提示高血糖 |
9、电解质
项目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清钾 | 4~6mmol/L>6为增高<4为降低 | 增高: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
血清钠 | 135~145mmol/L>150为增高<130为降低 | 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脱水、过多输入含钠盐液体、脑外伤等。减低: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
血清氯 | 90~110mmol/L>110为增高<90为降低 | 增高:高钠血症、失水多于食盐。减低:严重呕吐、腹泻、代谢性碱中毒等。 |
血清离子钙 | 1~1.23mmol/L |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高等。减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等。 |
血清镁 | 0.48~1.05mmol/L |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衰竭、糖尿病昏迷等。减低; 见于呕吐、腹泻、甲亢、长期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 |
血清总钙 | 1.75~3mmol/L |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多发性骨髓瘤减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佝偻病、尿毒症等。 |
10、血气分析
项目 | 年龄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红蛋白(Hb) | 足月儿早产儿 | 170~200g/L145~150g/L | 主要功能为运输O2、CO2、是重要的缓冲物质。 |
血清酸碱度(PH) | 出生时生后24小时 | 7.267.35~7.44 | <7.35 失代偿酸中毒(酸血症);>7.45 失代偿碱中毒(碱血症)。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 | 4.7~6.0kpa(35~45mmHg) | 1.结合P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PO2≤6.67.kpa,提示1型呼衰;PO2≤6.67kpa,PaCO2≥6.67kpa提示2型呼衰。2.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PaCO2>6.67 kpa提示呼吸性酸中毒;PaCO2<4.67 kpa提示呼吸性碱中毒。3.判断是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PaCO2↓,可减到1.33kpa;代谢性碱中毒PaCO2↑,可升到7.33 kpa.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PaCO2↑提示肺泡通气不足;PaCO2↓提示肺泡通气过度。 | |
动脉血氧分压(PO2) | 10.7~13.3kpa(80~100mmHg) | 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缺氧程度。PO2<8.0kpa提示呼吸衰竭;<5.33kpa提示重度缺氧;<2.67kpa提示生命难以支持。 | |
实际碳酸氢根(HCO3-AB) | 21~27mmol/L |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 |
标准碳酸氢根(SB) | 23~26mmol/L | AB=SB 两者皆正常,提示酸碱内环境稳定正常;AB=SB 两者皆低于正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AB=SB 两者皆高于正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AB<SB 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 |
缓冲碱(BB) | 40~55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BB↓;代谢性碱中毒:BB↑. | |
剩余碱(BE) | (-10) ~(-2) mmol/L | 临床意义与SB一样,但较SB更全面。 | |
二氧化碳总量(TCO2) | 24~32mmol/L |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
11、心肌酶谱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谷草转氨酶 | 0~50U/L | 心肌酶谱测定常受环境因素影响,尤其是标本溶血时测定值常常增高。当肌酸激酶MB同工酶>50 U/L时,提示心肌损害新生儿。 |
乳酸脱氢酶 | 110~330U/L | |
羟丁酸脱氢酶测定 | 120~270U/L | |
肌酸激酶测定 | 20~190U/L |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 0~27U/L |
12、病毒检验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测定 | (-) | IgG抗体可以透过胎盘,故血中监测出相应的IgG抗体,不能肯定抗体由新生儿自身产生,只有在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才具有诊断感染价值;血清中监测出相应的IgM抗体,可诊断该病毒近期感染。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M测定 | (-) | |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IgM测定 | (-) | |
弓形体抗体IgM测定 | (-) | |
风疹病毒抗体IgM测定 | (-) |
13、结核、肝炎标志物、HIV、梅毒检验
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结核抗体 | 阴性 | |
乙肝表面抗原 | 阴性 | 阳性代表感染了HBV,并有传染性。 |
乙肝表面抗体 | 阴性 | 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
乙肝e抗原 | 阴性 | 阳性代表病毒复制和传染的指标 |
乙肝e抗体 | 阴性 | |
乙肝核心抗体 | 阴性 | 乙肝病毒感染早期会出现阳性 |
乙肝前S1抗原 | 阴性 | 代表乙肝病毒复制能力 |
甲肝抗体 | 阴性 | |
丙肝抗体 | 阴性 | |
戊肝抗体 | 阴性 | |
人免疫缺陷病毒颗粒 | 阴性 | 人免疫缺陷病毒颗粒阳性表示可疑感染,需注意隔离。若1岁半仍为阳性,提示感染。 |
梅毒颗粒凝聚试验 | 阴性 | 梅毒颗粒凝聚试验阳性表示可疑感染。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阳性提示梅毒感染。 |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 | 阴性 |
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值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外时,也不一定是病理情况,应注意根据体重范围界定的“正常值”,对于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着不适用,此外标本有无取样误差、实验室检查方法、新生儿有无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