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摇篮曲入睡歌曲小宝贝快快睡,小宝宝快睡觉摇篮曲

一首《小宝贝快快睡》,因为预存在知名品牌的儿童早教机内,成为了近几年脍炙人口的摇篮曲,因为旋律悠扬舒缓,得到不少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古风”的歌词乍听十分优美,尤其博得女性长辈们的欣赏,因为广受欢迎,还产生了多个翻唱版本。然而正是这“具有文化底蕴”的歌词,在一些“育儿论坛”和家长的私下交流中,也引起了一些困惑和争议:

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

小宝贝快快睡/你会梦到我几回/有我在梦最美/梦醒也安慰

花儿随流水/日头抱春归/粉面含笑微不露/嘴角衔颗相思泪

山间鸟徘徊/彩霞伴双飞/惊鸿一蔑莫后退/离开也让春风醉

看蒙蒙的睡眼/有谁值得你留恋/同林鸟分飞雁/一切是梦魇

传说中神话里/梦中的我在梦你/神仙说梦会醒/可是我不听

流水葬落花/更凭添牵挂/尝过相思百味苦/从此对情更邋遢

寒风催五谷/遥风到天涯/枯木也能发新芽/馨香播种摇篮下

这首歌的开头写得很好, 语言简单而意境安恬,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是一首优美的摇篮曲,然而后面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引起家长、教育专家和文字工作者的忧虑。 除了明显“儿童不宜”的内容,有些看似具有“古风”、含义更加隐晦的字句,更能揭示出许多深层问题——在进行“国学早教”的时候,我们应当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具有怎样的评价标准?本文会在一段简单的文本分析后(close reading),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国学早教”之惑:从摇篮曲《小宝贝快快睡》说起

《小宝贝快快睡》这首歌从表面上看,语言具有古典美,但是细加推敲后不难发现,其借鉴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方法明显有待商榷——许多家长担心“同林鸟分飞雁”(“嗨,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元代《冯玉兰》)、“一切是梦魇”(梦魇:噩梦、俗称鬼压床)、“流水葬落花,更凭添牵挂”、“尝过相思百味苦,从此对情更邋遢”等表述不适合出现在儿童歌曲中。

如果说比较明显和直接的“借鉴”让人一目了然,而一些“借鉴”和“创新”的结合,则更加具有迷惑性。第一次听到这歌的时候,其中的“粉面含笑微不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让熟悉《红楼梦》的人联想到其中相似度极高的一句: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因为王熙凤的出场在《红楼梦》中太过经典,这句“粉面含春威不露”可以说是这部文学名著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描写之一,小说中的原句和歌词里的“粉面含笑微不露”仅两字之差,其中还有一字是同音字,后者对前者的模仿似乎比较明显。化用经典的文学语句,是值得鼓励的,此处化用是否恰当,也许见仁见智,如果将里面的词语逐个分析下,似乎更容易得出结论:

首先,“粉面”并不是“粉扑扑的脸”,而是涂脂抹粉的脸,“油头粉面”中的“粉面”就是这个意思。《红楼梦》中王熙凤第一次出场,她浓妆艳抹、花枝招展,还未进入眼帘就先声夺人,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粉面”出现在儿童歌曲中是否恰当?是指谁?想要表达什么?

其次,“粉面含春”的“春”在原句中是指男女情好之意,和“女子怀春”的“春”相同,如果放在儿童歌曲中显然不妥,因此歌词用的是“笑”,似乎更恰当一些。然而,问题在于改了“春”,也要改后面的“威”,原句“含春威不露”是一体的,“威不露”是指不露威仪,指王熙凤娇艳妩媚的女性魅力掩盖了她的威仪,但仍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威”在此处显然不可用,但如果直接改成同音的“微”,仍然有问题,笑容只能“微露”或者“不露”,“微不露”似乎不通。

我们无法确认《小宝贝快快睡》是否真的借鉴了《红楼梦》(除了上文讨论的这一句,“流水葬落花”也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戏剧中的经典场景),但有一些问题似乎值得探讨:如果化用了《红楼梦》中的句子,这种借鉴是否能够为这首歌增加文化底蕴和美感?如果这句歌词没有化用这一句,那这一句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表达的内容又是否适合摇篮曲?

相比于这一句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典故的使用不当、句子的文义不通而言,后面紧跟的“嘴角衔颗相思泪”、“彩霞伴双飞”,等是否适合出现在摇篮曲中,相对容易判断。

再后面的“惊鸿一蔑莫后退”这一句,也容易让人产生困惑,“惊鸿”一词出自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指被惊起的鸿雁飞翔之姿态,用以比喻美女轻盈飘逸的身段,而“一瞥”是指飞快地看一眼,“惊鸿一瞥”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很多,多指美人在眼前转瞬即逝的一刻。

如果说“惊鸿一瞥”用在此处已经令人困惑,那么经改动过的“惊鸿一蔑”更让人产生疑问,“蔑”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词是“蔑视”、“轻蔑”,是轻视侮辱之意,不知放在此处又是何意?“莫后退”和“惊鸿一蔑”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能后退?谁后退?退到哪里?也许此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即使惊起的鸿雁给了你一个蔑视的眼神,你也不要后退”?但鸿雁和蔑视之间是什么关系?蔑视的对象是谁?这和摇篮曲的内容与风格又是怎样关联上的呢?另外,“蔑”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名词形式,因此这里的“一蔑”似乎也不通。

因为这些疑问的存在,我想就许多家长对这首歌曲的看法进行一下补充:这首歌的争议不仅仅在于是否适合成为儿童歌曲。即使作为成人歌曲,有“粉面含笑微不露”、“惊鸿一蔑莫后退”等表意不明、可能有语病的句子出现,恐怕也是不太合格的。另外,“对情更邋遢”等语作为歌词,无论受众为谁,可能都未必具有语言的美感和思想上的意义。

进行如此苛刻的分析,并非是单纯地为了对某一首歌曲吹毛求疵,或许我们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为何这样有“硬伤”的歌曲会产生,而又为何会被市场接受?而这样的歌曲广为流传,会对其受众(主要是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

“国学早教”:情怀不应取代责任

儿童歌曲是幼儿早教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对儿童在语言和音乐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中国早教行业蓬勃发展,对各种早教相关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2017年开始,中国开始发布《中国早教蓝皮书》,早在2018年的“蓝皮书”中,官方就预计2020年中国的早教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最新的“蓝皮书”也指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早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随着人们收入提高和育儿观念转变,现代家庭逐渐倾向于寻求高质量、专业科学的早期教育。

正因如此,不仅越来越多的早教工具和玩具应运而生,家长也越来越愿意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市场催生了早教相关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多的歌曲、动画、图书、培训机构等遍地开花。然而在这种“粗放的增长”中,产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国学早教”就是一个质量问题的“重灾区”,许多表面光鲜的“国学教育”产品缺乏质量保障和专业性。相比于教授一种乐器或是体育运动,更加抽象和弹性的“国学教育”成为了准入门槛最低的“捞金”方式之一。

在对未成年人的培养中,“国学热”毫无疑问已经兴起。早在几年前,尊孔读经、琴棋书画等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教育门类,相关的课外班、夏令营、网课、读物等层出不穷。“国学热”虽然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问,需要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支撑。

在早教领域,“国学热”中的重要部分就是童蒙读本的学习,这从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以现在大行其道的国学“三千千声”(《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来说,许多家长热心于让幼儿在家背诵或者报班学习童蒙读本,以期让子女提升修养、下笔有神,但却丝毫不注意选择优秀的“本子”。简单地说,“三千千声”就是中国古代的“教科书”,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所以版本的差异不容忽略,具体到同一句中某处该用哪一个字,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对比各种版本后,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出最佳最合理的用字。而因为有些字在古代和现代的读音也不同,诵读的时候,为了能够合辙押韵、体现原文的音韵美,有些字要保留古音,因此给每个字“正音”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市面上“三千千声”相关的出版物杂乱不堪,许多包含错别字和错误的读音,有问题的注释也屡见不鲜。

除了有质量过关的学习材料,“国学教育”中语言文化的部分还需要“老师”进行疏通文意、讲解典故、答疑解惑等,而这些需要真才实学,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虽然学习者众多,合格的教材、老师却凤毛麟角。抛开教学质量谈学习,就跟抛开食物质量谈摄入营养一样,很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尊重学科的专业性、注重学习内容这一点在国学之外的领域同样适用。许多家长重金为子女购买外国名著,却对出版社和译者毫不关注,致使孩子所读的译本语言晦涩、内容错误百出;对外文读物的追捧有时也流于盲目,许多所谓的双语或是外语读本装帧精美、印制精良,语言本身却粗制滥造,也致使孩子在一开始进行语言学习时就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正是因为市场的鱼龙混杂,家长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有去伪存真、披沙拣金的能力,才能做儿童心灵和头脑的“守门人”。在“国学早教”的热潮中,至少有两点,需要冷静对待:

其一,并非所有跟“国学”有关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国学”, 如今的“伪古风”、“伪国学”大行其道,许多所谓对古代礼仪道德的培训,都有对文本断章取义、妄加阐释之嫌,甚至只要在臆造的内容上点缀些许“古文”的字句,就可以吸引学生。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那首歌曲,表面看似乎可以对听者进行语言、文化和审美上的熏陶,实则经不起推敲,“熏陶”的结果可能是弊大于利。所以家长对活跃在“国学市场”中的各种服务和产品,需要一定的辨别能力,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其二,传统文化本身也不适合不加辨别就全盘、机械地吸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除了语言表达本身,也是在了解历史,应当引导孩子注意时代背景、培养思辨能力,既不妄加批判,也不囫囵吞枣。举例来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早已无人问津的《弟子规》一夜成名,而随着人们对“国学热”的反思,《弟子规》因为含有一些陈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又被从神坛丢入万丈深渊。事实上,如果说不合时宜的内容,“国学经典”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格外重要。学习一种语言和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墨水”倒进肚子里,而是一个思考、探讨的过程,对孩童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九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奶奶教我《三字经》时,讲到“养不教,父之过”时教导我说,这是中国过去的观念,虽有一定道理,放在现在也不全对。如今男性已不再是唯一的一家之主,父亲也不再是唯一对子女教育负责的人,过去所说的“养不教,父之过”,在如今应当说“养不教,父母过”更加恰当一些,即仅生养子女,而不对其进行教育,父母二人同样负有责任。这样的讲解虽短,却是不可缺少的,如今的“国学教育”,大多太过注重背诵。如果学习传统文化被简化为不假思索地被动接受,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我现在所生活的美国,因为年轻的华人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很担心自己的子女不能掌握中文,因此愿意花费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中文学校,或是购买各种早教产品和服务,因为还没有深入体验美国的中文早教课,所以不敢妄言,但是从接触的年轻父母来看,他们和国内的家长一样,对“国学早教”的高涨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对“国学”本身依然缺乏了解,而在具体的操作上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总而言之,当今的社会催生了“国学热”、“早教热”,也注定了“国学早教”的风靡,相比于音乐、美术、体育等技能培训,对语言文化教育的质量把关难度更大,但规范行业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保证未成年人接受的是合格的“国学早教”,是大到社会、小到家庭都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素养,但是在接触“国学教育”时,至少应该把“专业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和努力方向,积极认真地“做功课”,不被光鲜华丽的包装、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和看似具有文化内涵的“卖情怀”所迷惑,这才是对“国学”真正的尊重,也是“教育”应有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5529.html

(0)
乔乔乔乔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