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解放军309医院,北京309医院看病贵吗?

“病情在加速恶化!需要马上转移!”

前不久,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呼吸科王海燕教授的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发生大气道阻塞,并在一周内因大气道堵塞出现了急性呼吸衰竭,王海燕立即与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联系,经过沟通,决定在严密监护下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基地第八医学中心进一步诊治。

整合后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是患者能顺利至第八医学中心的关键。患者转入第八医学中心后,团队第一时间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以维持生命,并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将大气道肿物滋养血管尽量堵塞,为下一步肿瘤切除做好准备;手术前应用ECMO维持心肺功能,以保证大气道肿物切除没有后顾之忧。在胸内-ICU-血管介入-胸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治疗有惊无险,一气呵成,患者手术后2即撤离ECMO,2个小时后下床,并明确了病理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大家共同努力又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要放在以前,恐怕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多学科无缝连接是困难的,尤其是这样高风险高难度的患者。但现在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拥有了胸内-ICU-血管介入-胸外团队一体化的团队,这是我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独有的优势。”回忆起这场与“死神”赛跑的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在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仍记忆犹新。他表示,自2020年5月重新整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以来,通过内外、血管介入和ICU的有机整合,建立了以肺器官为大专业的内外、重症、血管介入整合平台,为疑难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打造了全新的医疗格局。

内外胸科 重组起航,揭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 解立新

胸科大整合

“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民军医的那份赤胆忠心,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医务工作者间代代传承。”解立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亲自领导推动下,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军队医疗系统的领头雁,改革在稳步推进,整合了驻京部队医疗系统绝大部分资源,标志性的成绩就是前所未有地以专业划分成立了21个医学部。呼吸与危重中医学部由六个医学中心:第一医学中心(原院本部)、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和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的呼吸科合并,同时将309医院胸外科与血管介入团队、移植等学科纳入所建立,学部基地落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编制床位超过800张,其中学部基地第八医学中心编制床位400余张,目前已展开200张床位,包括胸内、ICU、血管介入、胸外等科室病区,作为国家/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国内首屈一指的优势学科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具有强大的临床、科研、教学、保健等实力,并初步形成集胸内、ICU、胸外科和血管介入一体化的大胸科格局,为胸部疾病的诊治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这种大的整合体形式目前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内医院所有呼吸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构架形式,改革重塑后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可以比喻为‘航母重组 扬帆起航’我们目标是:集专业卫勤保障、胸部疾病救治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首长保健、教学科研、智能化服务保障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胸科医疗保障基地,成为胸部疾病诊治的高地!”

新的格局,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挑战,虽然困难重重,但大家都信心十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部的建设和发展中。短短一年,成绩喜人。解立新高兴地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在解放军总医院的21个学部中,是重组后起航发展最为顺利的,不仅自己发展势头喜人,也带动了第八医学中心兄弟科室的快速进步。”

“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伴随着一定的阻力,在合作中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无论从学部的发展建设,还是团队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是多个单位多个学科进行整合,但是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谈起重组后的学部面临的问题,解立新也毫不避讳,因为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朝着好的势态在发展,只要大家往前看,从学部发展着眼,困难也会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如我们根据胸科疾病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结合我们的优势,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亚专业,可以是以疾病去设立,也可以从一种临床技术去考虑,有些亚专业可能是胸科领域的创新之举。新的平台,给了大家新的格局和新的理念,给了有能力的人发挥的空间,通过大家努力,学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一直走在总医院各学部前列,多次受到总医院乃至上级单位的表扬和鼓励。”

新技术 新希望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人民军医始终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英勇顽强、冲锋在前。从2003年的抗击“非典”,到抗击“甲流”、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再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的医生,都是义不容辞地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谈起此次新冠疫情,解立新说:“这是一场与病毒的较量,成败直接关系到国际民生和国家安全,人民生命高于天,作为军队医院的医生,我们责无旁贷!目前我们的重点工作更加偏向于的新冠病毒的研究,包括技术培训、传播特点、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等。同时,不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此次新冠疫情,都在提示着我们:无论是在突发的未知传染性疾病,还是感染性疾病,对致病原的快速诊断和精准救治非常关键。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团队在这一领域建立了系统的科研、临床等诊疗体系,并于2006年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呼吸道感染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了包括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励。第一时间发现可能的传染源、并进行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对呼吸道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患者第一时间分诊救治这一系列流程都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在国家和军队、北京市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正在打造全方位体系,其中许多是我们原创性研究,如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如何在床旁第一时间鉴别感染与非感染、如何辨别是定植菌与致病菌,如何第一时间明确致病原,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这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重要问题。解立新介绍,多年来,团队一直从事床旁病原学快速诊断的研究,如病原学快速评价(M-ROSE)技术体系, M-ROSE能快速判断送检标本是否合格,以及初步锁定致病原和患者免疫状态下对应的感染。M-ROSE技术也是近年来危重症感染快速诊断技术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高灵敏性及特异性、智能化等特点,使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现1小时内快速明确病原学,尤其是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良好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打破目前临床陷于经验性应用抗菌素、耐药菌越治越多的窘境。另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结合胸科疾病诊治的难点与问题,如肺癌、间质性肺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结构性肺病、睡眠呼吸疾病诊治等进行布局,由不同专家引领,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独有的特色。结合国家提出的健康2030年规划,从关系到人类健康的预-筛-诊-治-康-养全方位入手,形成全链条体系。

学部发展三步走

今年是解立新履任学部主任的第二年,谈到学部的发展,他信心十足,他说:“当我坐上学部主任位置,一直在思考,记得第一次向医院领导汇报工作时,我就提出:学部发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初具规模,只有先形成规模,才能得以长期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这一步目前我们已实现;第二步健全学科,面对新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建立强有力的梯队,做到能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第三步形成良好态势,胸内、ICU、胸外和血管介入深度融合,真正形成一个‘大胸科格局’,建立全军最强国内领先的胸科领域服务于军事卫勤保障基地和全国人民健康的胸科疾病诊治基地”,这是我们的未来目标。”

作为重组重塑单位,如何做到合心合力?在军队调整改革和医疗卫生行业清理整治的大环境下,如何帮助医务人员打好思想基础?面对人才流失,如何从思想层面寻找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面对种种难题,解立新早有对策。他表示,第一,首先要整合,大家都从不同单位来,都有各自的背景和资源,情况也不同,首先要从临床进行整合,其次从亚专科进行分类,基础和临床互相帮衬,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有干劲,有自己的工作领域;第二,人才引进和建立激励政策,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国家从军队层面进行政策优化,从2021年特招入伍,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开始启动,这也将是为军队医疗领域吸引优秀人才的方式之一;第三,要拓展和优化平台,不断发展。只有将业务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方向清晰布局,明确未来3~5年的规划,大家才有目标,才能去落实,平台能为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前途一片光明,何乐而不为?最后,我对我们的平台充满信心,我们医院在国内是顶级的医院之一,未来只会更好。

解立新说,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这一伟大的历时节点上,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做到从临床、科研、教学、保健等全方位齐头并进,真正形成一个大格局的为全军保障、全国呼吸疾病的患者服务的一个基地,成为国内一个军队引领、国内顶级的学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4851.html

Like (0)
乔乔乔乔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