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友是什么意思一男一女?异性基友是什么意思?

1

以“革命主义”为主轴的“同志”关系

“同志”的英文对应词为“comrade”,其最早的拉丁词根指的是室友,后被欧洲的军队引申为“住在同一营房的军人”。因此,“同志”在词源上就意指男性关系。根据《辞海》中的解释,古汉语中“同志”的基本含义为“志趣相投”或“志气相投”的人。

观点 | 从“同志”到“哥们”再到“基友”:中国男性友谊称呼的演化

同志传递出的是强烈的革命情谊

由于古代中国森严的性别区隔制度,“志趣”只属于公领域的男性,所以我们不妨说“同志”的原初意涵概括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男性以“趣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同性团体;但在辛亥革命前后,“同志”一词开始逐步渲染上了革命和政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同志”的政治色彩显著强化;在革命战友之间,“同志”的称谓所传递出的是强烈的革命情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志”几乎成为了通用称谓,这一转变也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共同志向。因而,在这一语境中,青年男性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开始从属于国家管理个人的单一范畴之中。

在中国,从1949年直至1966年“文革”开始以前,青年男性之间的互动模式始终笼罩在以国家为主线的“革命主义”的情怀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同志之间的关系否定了“礼俗社会”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尊卑差序,而是更加强调国家制度安排下个体之间的民主和平等;其次,同志是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这两大青年生活和青年运动的精神为主题,从而实现了目标统一、行动一致的亲和连接;最后,同志之间的认同是基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高度认可之上的。在举国体制的动员中,青年的激情是空前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同志革命情怀的核心。因而,我们不妨可以说,当时男性青年的情谊主题词主要就是平等、亲和与充满革命激情。

2

以“英雄主义”为内核的“哥们”关系

但是,“文革”结束之后,男性青年同志之间的“革命情结”和激情岁月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建设的宏伟理想不再成为青年进步话语的全貌,青年之间“把一切献给党”的同志友谊也处于不断消解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哥们”这一称谓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当时那个时代青年之间的主要互动方式。

观点 | 从“同志”到“哥们”再到“基友”:中国男性友谊称呼的演化

哥们义气成为改革开放后青年男性间互动的重要形式

“哥们”是19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词语。“哥们”在这一时期成为青年男性之间的普遍称呼。但是,在深度交往的过程当中,“哥们”却有着另外一番图景,即意味着“关系特别亲密、讲义气的朋友”。一方面,单位制的不断瓦解以及人口流动的日渐频繁促使了当代青年男性之间试图建立类似于兄弟般亲密的朋友圈子,以寻求感情寄托;另一方面,“哥们”的称呼也再不强调精神生活,其侧重的是以“义气”为重、遇事能互帮互衬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哥们义气”连接而成的强关系群体也一跃成为改革开放之后青年男性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义气”组成的哥们关系是建立在“拟亲”基础之上的闭合性互动圈,其精神内核指向的是个体的“英雄主义”。此外,国家建设的宏大目标已不再能统摄青年男性发展的个体化理想。在市场经济初期,以强力或私人利益将其聚合起来以应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成为“哥们”互动结构生成的时代背景下的深层因素。

3

以“个体化”为主导的“基友”关系

在本文,我们力图把“基友”放置在与“同志”和“哥们”的对比之中。从中可以看出,男性之间的“同志”、“哥们”和“基友”等关系虽然都是建立在趣缘、业缘或情缘的基础之上,但是“基友”不像“同志”关系那样只是局限于革命话语的单一旨趣,也不同于“哥们”一般固着在拟血缘式的英雄主义之上,它指向的是更加多元化、弹性化和平等化的兴趣结盟方式。因此,时代背景的转换促使“基友”作为一种新型的男性情谊,挥别了“同志”和“哥们”的遗影。“基友”更多体现出一种个体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以趣缘、业缘或者地缘为连接,而是纯粹以个人的情感需要为连接。

纯粹以个人情感需要为连接的“基友”

这种时代背景的转变具体是指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双重转型过程。一方面,我国正从总体性社会向个体性社会(individual society)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以集体主义、国家主义去抑制个体主义成长的国家建设逻辑逐渐失效;而为实现自我权利和价值的个体正逐渐从国家话语中“溢出”,并进而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张扬。另一方面,我国也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乡土、宗法和礼俗的男性性别规制在现代性的涤荡下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男性之间的互动日益成为可以经过自我反思而灵活选择的生活方式。

此外,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过去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烟消云散,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中,“哥们”这种看似平等的兄弟情谊已无法体现出网络世界中那种虚拟空间中的交流。在那种虚拟空间中,个性化、平等化、多元化才是交流者的主要特征;而“哥们”则更多是要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互动才更有利于使用的一个表达男性之间亲密关系的称谓。

通过以“同志”或“哥们”作为比较对象,我们发现,“同志”之间的亲密关系主要是通过抑制社会发育的国家权力来实现单一关系整合的;而“哥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则是一种由传统式权威所凝聚而成的个人英雄式共同体。相反,“基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则是对压制性权力的摒除和平等式沟通的践行,因此它是对多元化男性气质的探索,并有可能破除传统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刻板模式,从而将男性之间的互动推向尚未定型的实践场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32099.html

Like (1)
乔乔乔乔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