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在周末逃过一次英语辅导班,还是因为不写作业,并回家后告诉父母:老师拉肚子了,所以没有来。
都不用现在回看,三年级自己回看,都觉得傻得无药可救:老师没来,你咋知道她拉肚子了。
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二年级为什么这么不想写作业,这么热爱撒谎,正如不记得为什么三年级就突然爱写作业,突然不想撒谎了,觉得撒谎真没劲。
哎,还真就没走上小谎变大谎,犯错变犯罪的不归路。不仅如此,还长成了一说谎准被人看出露馅,哪怕善意谎言也面红心虚的那种人。
不敢说有多大担当,但从来没有人评价不负责任。可学习,工作,社交上都能算有担当了吧,但该差事儿的时候还差点儿事儿,摊手。
出类拔萃的确没做到,但开心倒是挺会,但开心的事儿和心里的包袱事儿,也没什么冲突。
身边有宽容的人,苦中作乐是有,灾厄该近还近,没因为他是不是容忍别人撒谎,就灾厄驱散了。
身边也有爱“说谎”的人,没觉得人家心里有多大事儿,反而是因为天生不放事儿,不在乎,所以能大言不惭。
你看,孩子成长过程中,现实生活中,未来人生中,那些二分法,那些绝对性,那些所谓的因为所以,还真不一定,真没绝对。
大可不必在非此即彼的决绝中,搞得自己太累,撒一个谎,就怎样怎样。
往后看问题描述,有点儿晕,什么是撒谎,此谎是不是彼谎,谁是别人,容忍撒谎咋又跑到了宽容别人。
语言本来就是一件很模糊的事情,讨论词语所指,再讨论点儿观点中的逻辑,不轻松。再放在不知何人,不知孩子多大,不知前后文的事件中,就更累了。
如果不能就事论事,那就另起一摊,明确下年龄,论点儿别的。都说孩子成长,一步一步,那就聊聊更小的“小时候”谎言。
从小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当然是好的。不过,
年龄小的孩子,不一定是故意说谎。比如三四岁,经常分不清现象和现实,我们觉得孩子说谎,大惊“三岁看老”,人家压根没觉得自己“说谎”了。或者对事物的认识很不稳定导致的误会,从低幼孩子嘴里说出也像谎言。
例如,我家孩子小班时,腿上有阵子总有淤青,说是XXX幼儿园里踢的。实际大致是,放学后骑车自己不熟练老被车蹬撞到腿,XXX和他一起骑车,XXX在幼儿园坐他后面爱踢他凳子。
有的时候,成长阶段中突然的爱撒谎,是因为更长大了,更有能力“讲故事”了,更探索“我”对事情和他人的影响和控制程度了。这种阶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例如,我曾经自以为是的“得意谎言”。我曾经乐此不疲的说谎,和干净利落的戛然而止。
发现孩子说谎时,回溯想想,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太严格;或者,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犯错误的“宽容”太少,让犯错的孩子害怕受惩罚(身体或精神上的),选择说谎。
例如,这么一说,我刚刚回忆起,小时候二年级换了个数学老师姓金,小眯眯眼,带个圆眼镜,非常严厉,题错了的话会罚下楼操场跑步!感谢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了!
除了发自内心地教育孩子不能说谎,也别忘了发自内心地多肯定孩子那些诚实,守信的行为。
就好比这个世界上,不光需要做坏事的人受惩戒,也需要做好事的人有好报嘛。
当然,发现孩子说谎时,也要严肃告诉他们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除了说谎,还可以怎么做。
我小时候,爹妈就差最后一步,导致我白挨了一年的打,最后自己悟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做,那样做。多么痛的领悟……
孩子的成长中,的确有原则,有大是大非,但这些并不是靠简单的一刀切,靠口头或书面上的一二三条,就能懂的。
他们的懂,是放在一日日的成长中,一事事的经历中,一人人的相处中,靠体验,靠互动,靠反馈,靠学习,从而形成了对做事,做人,过一生的种种观点、态度、行为。
而这些,并不因为成人而停止,依旧会在一日日,一事事,一人人中慢慢改变。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自己对于“撒谎”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就是绝对,不一定不会变化。因此,不如少一些“不能容忍”,少一些“绝对不”,少一些“一旦……就……”的决绝。
和女儿一起,回到一日日,一事事,一人人中,听她经历了什么,聊聊自己经历了什么,讨论事情,讨论感受,讨论不同的观点,讨论行为的选择,讨论责任与“担当”……
相信在讨论中,一定会在事实、观点、真话、谎言、关系中,和女儿一起找到现阶段的更优解,并一起发展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