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带来了不少”富贵病”,高脂血症就是其中之一。近30年来,它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换言之,5个人中就有2个人存在血脂问题。在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血脂。
下图是我们医院的常规的生化报告单,每个医院应该大同小异。
先抛出几个常见问题(有其他问题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诉我):
1. 化验单上的血脂有哪些?这么多血脂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
2. 血脂是不是越低越好?反之,越高就越差?
3. 血脂各项是不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ok了?
今天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化验单上的血脂有哪些?这么多血脂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
一般来说,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但是与临床相关的主要还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血脂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和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后,才能溶解于血液中,而这个蛋白我们称为载脂蛋白。
所以化验单上通常所说的血脂,除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还有各种脂蛋白、载脂蛋白等。结合上图来看,就包括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以及脂蛋白a,这七项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血脂七项”。
那么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呢?这需要分别来看这7项:
总胆固醇、LDL-C、HDL-C: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因为胆固醇不溶于水,所以存在血液中的胆固醇必须是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后转运至各个组织发挥作用。因此,在血液里检测的总胆固醇就是指的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是LDL和HDL,所以这两个脂蛋白很大程度反应了总胆固醇的含量,它们三个联系紧密,所以放在一起来说。
因为LDL主要作用是运载胆固醇至外周组织利用(也包括血管内皮细胞),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多余的LDL则沉积下来,被修饰成氧化型LDL,巨噬细胞吞噬氧化型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这是血管动脉硬化产生的重要过程。
HDL的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如血管壁)移去,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分解。所以说,在HDL高的情况下,胆固醇的消耗会增加,而在血管壁的沉积就会减少,最终起到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动脉硬化危险评估及预测最有意义的是LDL-C,同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即总胆固醇数减去HDL-C所得值)也异常重要。
而总胆固醇的水平受LDL-C和HDL-C的综合影响,所以总胆固醇对动脉硬化危险评估及预测不如LDL-C。
甘油三酯:
与总胆固醇同样道理,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是LDL),而乳糜微粒在正常人空腹12h采血时,血清中是没有乳糜微粒的,在这种情况下,甘油三酯的水平能反映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脂七项的检查上并无体现。
一般来说甘油三酯的升高,会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甘油三酯受遗传、年龄、饮食等影响较大,同一人在多次测定时,会有较大的差异。
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
HDL中的载脂蛋白成分约为50%,而主要为载脂蛋白A1,所以其血清水平也可以反应HDL的水平,与HDL水平成正相关。而载脂蛋白B主要分布在LDL、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中,但因为LDL在这三种脂蛋白中含量最高,所以载脂蛋白B的含量主要反应了LDL水平。二者一般呈正相关。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高载脂蛋白B而LDL-C正常的情况,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LDL增多,这里就不详述了。
脂蛋白a主要与遗传相关,有的很高,达1000mg/L,大多数在200以内,目前它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认为脂蛋白a在300mg/L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高。但它在各种急性应激反应、感染、肾病综合征等情况下也会明显升高,所以需要进行排查。
综上来说,对于血脂,最需要关注的是LDL-C,控制LDL-C水平是首当其冲的,其次需要注意“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3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