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给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再也不会“厌学”了

——读《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有感

先说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案例:

孩子正在读高一,由于种种原因,进入高中后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受到打击,尤其对数理化不感兴趣,上学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数学平时测验只有三四十分。师生关系淡漠,父子关系更是势如水火。

家长寻求房老师的帮助。

房老师与孩子仅三次见面和交流,孩子就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次见面,房老师对我提出了要求,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之后和孩子轻松聊天,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后嘱咐孩子下次见面带上数学课本。

第二次见面,房老师直接把课本翻到正在学习的章节,给孩子补习和巩固课本知识,他用特殊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预习,培训和整体学习引导。他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改编引导孩子轻松地把三角函数一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深化,形成对这一章知识的整体认识。结束时,房老师对预习知识提出要求,要求孩子按照他的引导进行预习,告诉孩子,按他的方法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同样是一个半小时,孩子感觉学习很轻松,也不反感学习了。

第三次见面,房老师首先询问了孩子一周的学习状况,和孩子交流按照他的方法进行预习、题目改编以及整体学习的效果,然后再次引导孩子改变题目、预习和整体学习,帮助孩子学会科学预习、听课,告诉孩子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进步。

经过三次引导,孩子的数学成绩竟然及格了。到后来的期末考试,孩子竟然考到了班级第12名。

仅仅三次面谈,看似简单的技巧,但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着实令人佩服感动!

这个案例真的很神奇,三次见面就能让一个学生有如此大的改变,大家想知道房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吗?

再看一幅画面:

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围着老师问永远也问不完的“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也有没完没了的“为什么”,他们求知若渴,想要知道答案的表情让人欣喜,让人难以忘怀。然而,我们也看到,高中生在高考完的那一刻撕书、扔书的场景,雪片般被撕碎的书本纸片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从教学楼上飘下。

我看到心里是非常难过的,这些书教会了孩子们知识,他们应该视如珍宝,应该对他们拥有感恩之情的。

这个场景在暗示着什么?小时候的他们和长大后的他们为什么对学习持有这么大的反差呢?难道学习真的让孩子们厌倦,真的让孩子们感到恐惧吗?

目前,老师和学生存在的教与学的现状:

老师,100%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唠叨:学生的预习没有效果,布置了预习作业也不好好完成;很多学生上课也专心听讲,就是成绩没有提高;有些学生紧跟老师的节奏努力学习,就是不见起色;作业不好好完成—–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也很迷惑:今天背下来的知识点,明天就又忘了,磕磕绊绊背不下来了,默写写不下去了;一看书就会,合上书就啥也想不起来了;老师多次讲过的题目,再次碰到依然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解答;有些学生总感觉作业太多,总也做不完;经常补课,也没有时间复习;尝试过许多学习方法,都没有效果—–

老师有“教”的无奈,学生有“学”的厌倦,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自从我读了《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这本教育专著,我就遇到了我的“导师”。在这本书里,我欣喜地发现,以上老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竟然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一、解开《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的面纱,咱们一起结交一位新朋友,掌握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迸发出课堂改进的激情。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思维导学倡导者房超平,一位有着30多年一线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教育研究经历的专家。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为思维插上翅膀,让学习成为享受。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是多么诱人的一种感觉,有一种迫不及待想打探一番的急切之情。

这本书承载着三大功能,一是案例式能力提升指导书;二是实操型课堂创新工具书;三是理性化思维训练说明书。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聚焦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力,旨在解决学生不想学和不会学的问题,从根源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得学生乐其学、爱其校。解决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给教师提供了各学科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操作案例,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是中小学教师促进学生学习效能提升和增强职业幸福感的实用宝典。

用心做教育:给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再也不会“厌学”了

二、思维力、学习力和思维导学的合作伙伴关系。

咱们以前学过思维导图,现在出现了思维导学,看来是有瓜葛的。

思维力是人借助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在思想上揭示不能直观感知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学习力是学习者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基础要素,学习动力是学习力的关键要素,而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密不可分。

没有思维力,就不可能有学习力;思维力是学习力的基础和关键。

用心做教育:给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再也不会“厌学”了

思维导学是以提升思维力为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是思维力、学习力的全面提升,用这种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自己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想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课堂就会换发新的活力,学生的思维就会在快乐中升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想学、不会学的问题。

用心做教育:给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再也不会“厌学”了

三、思维导学中的目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让因材施教原则落地生根的基本要素。

以往老师展示的学习目标,要么抄袭教材,不明其理;要么大而化之,笼统;要么模糊不清,内容不明。总之,这样不明确的学习目标,实际上都无法操作,都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指挥棒的作用。

比如:数学老师的学习目标:请说出了解、理解、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方法三者的区别,并设计精准的练习检测学生达成上述三个学习目标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能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吗?

不光是学生,就是老师也难以达成这样的目标,太模糊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思维导学的出现就解决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思维导学特别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根据思维导学的整体思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每个学习任务设计基础性(100%的学生达成)、拓展性(80%的学生达成)和挑战性(10%的学生达成)三个层次的目标,从而使学习目标说的清,看得见,摸得着,有层次,有挑战,有激励,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的感觉,进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因材施教原则能够在大班额的条件下落地生根。

四、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关注的几个着力点。

1、教师设计目标的要领:一切要从学情出发

有些教师平时设计目标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

在设计目标时,教师首先要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况,预估各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分析学生对具备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就是说,哪些预备性的知识应该掌握?哪些预备性知识没有掌握?曾经掌握了,现在却模糊了!最后,分析内容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点,以及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达成的目标。

2、盘点知识:盘点本节课将要用到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那些学生容易遗忘或者应用时容易出问题的知识点。老师还要盘点已经学过的知识,要盘点新学内容当中的知识、可能延展的知识、重难点,最后设计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

3、科学分类:老师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对学习目标进行分类,哪些是基础性知识?哪些为拓展性目标?哪些是挑战性目标?必要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前提下,将难度过高的内容大胆删除。

4、设计三层目标要达成的四个特点:

一是层次性:三层目标的设计,考虑了学生基础、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时间安排以及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明显的梯度差异,同时也关注了课程标准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二是导向性:既然是学习目标,就应该让学生一目了然,一看就懂,应该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具体表述上使用“说出、辨认、复述、识别、背诵、回忆、选出、举例”等行为动词,使目标描述具体便于落实到位。

第三就是务实性:设计出的三层目标,必须科学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使学习目标具体明确,可测,兼顾质性性和量化的特点。

四就是激励性: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学习目标,在设计上注意三点:第一语言表述运用肯定句,第二,运用“我知道、我会、我能”等作为表述的基本格式,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第三,切合学生的基础实际,设计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不好高骛远,贪大求多。

附:历史学科“三层目标”举例:

【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见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第四单元第11课

设计: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张敏

基础性目标: 1、我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原因。
2、我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3、我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拓展性目标: 4、我会列举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
5、我会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其新特点。
6、我能理解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挑战性目标: 7、我能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进行简单评价。
8、我能用不同的历史观分别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
9、我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评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

五、教师规划精准的学习地图,让学生按图索骥。

学生对学习目标含糊不清,说明教师没有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学习全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假若学生对达成目标的路径不清晰,那么,教师的指导就难以到位。

教师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学习全过程入手,有效设计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为学生的学习程规划精准的学习地图,引导学生按图索骥,顺利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

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问题,精心设计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流程,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途径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按图索骥达成学习目标,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地图”,这个地图就是指导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

下表对老师设计的学生的学习地图做了详尽的说明。

预备性知识学习 课前:复习预备性知识内容,完成预备性知识练习单。
课堂:小组核对自主学习单中的有关内容,解决预备性知识练习当中的问题。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所有学生自主完成基础性练习。
课堂:小组核对基础性练习答案,巩固基本概念。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85%以上学生自主完成拓展性练习。
课堂:小组讨论,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学生展讲、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鼓励百分之5%一10%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完成挑战性练习。
课中:时间充裕的话,学生对典型的挑战性问题进行展讲。
课后:“小老师”公布答案,由学生自主进行矫正和再学习。

有了这个学生的学习地图,老师就能够有效设计课堂流程,使学习目标更精准,更高效,下面展示、学习一下教师的课堂基本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学活动
明确目标

拉齐基础

约3分钟明确学习目标,核对预习练习答案,拉齐学习基础。
组内指导人人过关约10分钟小组核对基础练习答案,组内“小老师”进行指导。如果基础练习中还有大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则需要通过组间展讲解决。
合作探讨拓展能力约10分钟小组内讨论拓展性练习,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对话交流答疑解惑约15分钟学生板书以来问题,其他同学上台展讲,教师适当点拨。必要的话,教师可以根据练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展讲部分拓展性练习。
对照目标检测效果约5分钟对照学习目标完成检测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自我小结提炼意义约2分钟各自总结学习收获与体会,一名学生展讲。

有必要说一下这里的“预备性知识学习”,很多老师误认为是对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这是由偏差的。它指的是学生以前学过的、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知识,也包括学生熟知的经验,说白了,就是对学生以前学过的和这节课相关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基础不好的学生重新得到有效的认知,即便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温习这些预备性知识,也起到加深印象,促进理解的作用,这样就有效的拉齐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学生扫清了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方法和经验,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有句话说的好: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在学习方面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预习,不光是有每日预习、周预习,更重要的是有学期预习。在寒假和暑假,就对新学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预习,对已知的疑难问题做了记录,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自信心,让自己更加优秀。

六、精准布置作业,让学习的“含金量”更高。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读这本书,真的解决了老师布置作业的问题。

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包括我也有,以“熟能生巧”为借口,盲目地认为作业越多越好,做的遍数越多愈好,抄写的单词多了越好,刷题越多越好,提倡“熟能生巧”“唯手熟尔”的教育理论。再就是多数老师以作业多来“逼迫”学生学自己的学科,担心时间被别的学科抢了,导致学生课间十分钟、午饭时间、晚上都在写作业,这样以来,重复性作业、机械性作业增多,严重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久而久之,课业负担加重,精神负担随之而来,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思维导学的利用,解决了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来说通过实现路径给学生明确了学习地图,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了自己已知的问题,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互动解决了存下来的疑难问题,老师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作业,把每一个学习目标转换成关键问题,指导学生改题、编题,进行高阶思维训练,进而把作业当成检验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的作业“含金量”更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减负”也就水到渠成了。

七、实用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想要让学习地图发挥更大的效能,想要让课堂上的实现路径顺利达成,就要给学生精锐的“学习武器”,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插上起飞的翅膀,学会自主学习。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确+少说废话。所以,想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建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那学习行为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那就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问题了。

书里详细介绍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老师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这就像给孩子们丰满了羽毛,让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这样学习,才会让孩子们如痴痴迷,才会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八、建立课堂教学数据观察模型的思路,让老师们成为思维导学的行家里手。

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使用好思维导学这一教学宝典,除了提供大量可读性、操作性强的的设计案例之外,还对老师们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学校组织不少的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但是效果甚微,评课时,老师们先说诸多优点,然后说几句不痛不痒的问题,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评价成了一种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更缺乏课堂上事实的支撑。平课后,老师们还是我行我素,保持着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丝毫没有课堂上的改进。

老师们尽管也有课堂观察评价,但是比较单调,注重了知识的效果评价,没有对从何素质的全面评价,注重了教会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没有对学生的表现和收获的评价,无法起到改进教学的效果。

没有深度评价和研究,就无法推进思维导学的深入开展,没有有效的评价,就不能保证思维导学的效果。针对评价无时效这一重要问题,书中提出了“五步”深度研课思路:研、说、观、评、改。课堂观察“六要素”与评价方法:目标设计与达成;路径规划与实施;问题提出与解决;资源运用与挖掘;多元互动与对话;智慧引导与评价。希望老师们认真研究,成为思维导学方面的行家里手。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有了课堂“五步”深度研课思路和课堂观察“六要素”,老师们就找到了撬动思维导学的“支点”。

总之,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思维导学的应用确实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这种教学路径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解决了教师、家长比较头疼 “孩子不好好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学生“不想学、不会学”的问题。

总之,在当今“双减”背景下,这本书无疑给老师、学生带来了福音,一旦解决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解决了老师课堂上的实际问题,那就真的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老师的教学成为一种享受,再也没有“厌学”的现象存在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28592.html

Like (0)
乔乔乔乔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