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多久能好?宝宝感染性腹泻怎么治疗?

病例资料

患者,女,74岁,因腹泻3个月就诊。

患者主诉每天大便4~5次,为水样便,无便中带血。否认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发热或寒战。自行服用洛哌丁胺4 mg,每日4次,腹泻未改善。近期饮食模式未调整。发病以来体重减轻7kg。患者上一次肠镜检查是14年前,当时未见异常。

疾病史: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原发性震颤、抑郁。合并用药:奥美拉唑(治疗消化不良)、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维生素D(骨质疏松)。患者近期无旅行或抗生素暴露史。

实验室检查: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免疫球蛋白A(tTG-IgA)抗体检测、贾第虫抗原检测、粪便培养和粪便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未见虫卵和寄生虫。大便渗透压和电解质检测提示分泌性腹泻。

生命体征:血压 119/76 mmHg,心率 74次/min,血氧饱和度 96%。体格检查: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张力增高,直肠穹隆见稀便,无血迹,肛门直肠无压痛。其余体格检查均无异常。

针对患者的腹泻症状,首先应进行下列哪一项检查?

A. 粪便钙卫蛋白

B. 结肠镜检查伴活检

C. 胰腺CT

D. 粪便病原体检查

E. 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扫描

▼分析▼

粪便钙卫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蛋白,有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炎症的敏感标志物,但不能作为IBD的筛查试验,钙卫蛋白在感染性腹泻和消化道肿瘤中也可升高。

结肠镜检查能发现IBD,结肠组织活检能评价患者是否存在显微镜下结肠炎,后者是老年女性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在老年患者中,排便模式改变伴体重减轻应警惕结直肠肿瘤。

胰腺CT适用于急慢性胰腺炎的检查,多发性胰腺钙化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然而,患者缺乏与慢性胰腺炎相关的腹痛表现和急性胰腺炎史。

感染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急性腹泻,持续时间<2周。某些病原体(包括艰难梭菌或贾第虫)可引起慢性腹泻。患者最近的艰难梭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又无抗生素暴露,基本可排除。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腹泻,同时伴有震颤、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无论如何,在行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扫描前,应首先检查TSH, T3, T4水平。实验室检查显示TSH, T3, T4正常。

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充分。回肠末端外观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息肉及其他肿块。结肠随机取组织活检,发现结肠上皮下胶原带增厚。

根据「上皮下胶原带增厚」的结果,以下哪项是最可能诊断的危险因素?

A.吸烟

B.浆细胞病

C.高甘油三酯血症

D.动力障碍

E.胃酸过少

▼分析▼

结肠上皮下胶原带增厚的存在符合胶原性结肠炎的诊断(P<0.001)。病例对照研究报告了吸烟与显微镜下结肠炎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浆细胞恶液质可能导致淀粉样变性,这是一种以淀粉样纤维沉积到组织中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胃肠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具有各种可能的表现,包括胃肠道出血、吸收不良、蛋白丢失性肠病和慢性胃肠动力障碍。然而,组织学检查在刚果红染色上显示淀粉样纤维,而非上皮下胶原带增厚。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公认风险因素,与显微镜下结肠炎无关。

运动障碍和胃酸过少都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危险因素。

患者被诊断为显微镜下结肠炎,胶原亚型(胶原性结肠炎)

以下哪一项将是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A.开始泼尼松治疗并在3个月内逐渐减量

B.停用奥美拉唑

C.停用阿米替林

D.启动双环胺治疗

E.启动低FODMAP(可发酵寡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饮食

▼分析▼

在几项观察性研究中发现,糖皮质激素是显微镜下结肠炎的有效疗法。布地奈德优于泼尼松。本例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和骨质疏松不愿意启动激素治疗。

还需停用与显微镜下结肠炎相关的药物。研究一致发现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显微镜下结肠炎相关,因此应停药。在抗抑郁药中,仅发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显微镜下结肠炎相关。

双环胺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解痉作用,主要用于IBS的腹痛症状,对显微镜下结肠炎引起的腹泻无作用。低FODMAP饲料包括低可发酵寡糖、二糖和单糖以及多元醇的饲料,主要用于IBS和腹部胀气患者。

因此停用奥美拉唑,继续洛哌丁胺治疗,但患者的腹泻未改善。

鉴于洛哌丁胺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加用何种药物?

A.布地奈德

B.美沙拉秦

C.英夫利西单抗

D.次水杨酸铋

E.硫唑嘌呤

▼分析▼

尽管布地奈德是严重显微镜下结肠炎的一线选择,但对于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患者,次水杨酸铋可作为替代治疗。治疗持续时间通常限制在8周,长期大剂量使用次水杨酸铋治疗存在神经毒性的风险。

美沙拉秦是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最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一些较早的观察性研究报道了美沙拉秦对显微镜下结肠炎有效,但RCT未发现美沙拉秦能带来获益。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适用于IBD和多种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最近的病例报告提示抗TNF-α治疗在激素难治性显微镜下结肠炎中的作用。然而,抗TNF-α药物存在严重感染风险,在老年患者中更常见。因此,抗TNF-α制剂仅考虑作为重度难治性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四线治疗选择。

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可能对激素耐药的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有益。然而,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显著(包括胰腺炎、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增加),不作为首选治疗。

患者开始接受次水杨酸铋治疗,剂量为3片262 mg,每日3次,1周后腹泻消退。

下列哪种疾病与显微镜下结肠炎最相关?

A.结直肠腺癌

B.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C.乳糜泻

D.结节性红斑

E.前葡萄膜炎

▼分析▼

未发现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增加,一些报告显示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溃疡性结肠炎与结直肠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管树狭窄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但与显微镜下结肠炎无关。

高达10%的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的变化与乳糜泻一致,尤其是对水杨酸铋或布地奈德标准治疗无反应(或对治疗耐药)的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此时可通过十二指肠活检排除乳糜泻。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小腿压痛和红斑结节,与显微镜下结肠炎无关。它确实表现出与IBD的相关性,通常与疾病活动度平行。与结节性红斑相似,前葡萄膜炎与IBD相关,但与显微镜下结肠炎无关。

在重复抗tTG-IgA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患者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但十二指肠活检未发现绒毛萎缩,后者是乳糜泻的典型组织学表现。

患者接受水杨酸铋治疗,2个月内停药,此后无症状。

小结

显微镜下结肠炎是慢性水样腹泻的常见原因,通常见于50~70岁的患者,组织学上可分为2种不同的结肠炎: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显微镜下结肠炎是慢性非血性腹泻的常见原因。由于症状非特异性,需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对外观正常的结肠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99%的患者活检获得阳性结果,可与腹泻型IBS区分。

PPI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SSRIs等药物和吸烟是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常见诱因。

与其他炎症性疾病相似,显微镜下结肠炎的治疗目标包括诱导缓解,随后维持缓解。非特异性止泻药、次水杨酸铋和口服激素布地奈德是最常用的药物,通常可获得满意的症状控制,但通常需要维持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17606.html

Like (0)
乔乔乔乔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