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小孩都曾经幻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命、万物的运转,很多大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孩子眼里都显得特别“神奇”。对孩子来说,“好奇”并不是什么稀缺品质。
然而,当孩子的好奇心,遭遇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时,可能转变为畏惧感。
其实,科学,并不高高在上、触不可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是有趣和令人着迷的,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打开方式”。
这一次,我们找出了10部全球热门的儿童片推荐给大家,适合3-16岁孩子观看,覆盖物理、化学、天文、信息技术、生活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兼顾趣味性、故事性和严谨性,还有对科学精神的探究。
整理这些科普片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思考,科普的意义是什么?显然,不是大量知识的记忆,重要的是唤醒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让他们学会思考并拥有追求新知的能力,而这10部科普片都在做这样的努力。
01
/
小宝宝最爱的清新可爱
《小小科学探索家》
适看年龄:3—6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法语
时长:约4分钟一集
对于低龄宝宝来说,轻松活泼的科普动画片无疑是好的选择。《小小科学探索家》就是这样的动画片,来自法国,每集约4分钟。
动画片中的马拉宝,与小动物一起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奥秘,认识木星、太阳、月球、彗星、流星雨、水星等天体。
动画片风格可爱,标题也很萌:《木星眼睛痒痒》《小行星跳房子》《恒星宝宝诞生咯》《陨石烟火秀》。
画面简单清新。
而且非常有创意。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萌萌的气息,特别适合低幼的小朋友,这样的科普动画片没有孩子不会喜欢,在轻松与幽默之中,了解宇宙的故事。
02
/
科学与美学结合的原创动画片
《阿都白泽:这是什么》
适看年龄:3—8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
时长:约6分钟一集
这是中国的原创科普动画片,不但有趣,还赋予科学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感。
▲阿都白泽的画面线条风格极简
“白泽”源于中国远古神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传说还会说人话,通晓万物之情,是一种吉祥的祥瑞之兽。
以白泽为主角的这部动画片介绍了100种科学知识、工作原理,包括宇宙、动物、植物、心理、身体、工具,还有前沿的量子、人工智能、3D打印等,除了知识硬核,它最大的亮点是画面考究,线条简洁,属于国产原创动画中的良心之作。
先来过个眼福这一帧帧如电影般考究的科普画面,讲“磁悬浮”高速运行是这样的:
讲“桥梁、北斗七星、潮汐”是这样的:
讲“梅花”是这样的:
说到知识硬核,可能家长会问,少儿科普不就是启个蒙吗?这么简单还能出错?
还真的会,有些片子知识密度低,靠夸张和刺激吸引眼球,有些片子塞满知识点,逻辑混乱,错漏百出,这里的每一集都会有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校审,保证没有因为重视画面炫酷,而忽略了内容质量,犯常识性错误,这真的很重要哦,家长们可以放心给孩子看作为百科启蒙啦!
03
/
好想让孩子回4岁再看一遍!
《科学小子席德》
适看年龄:4—8岁
来源:腾讯视频
语言:中文/英文
时长:约25分钟一集
它是美国幼小学生们必看的动画片,被称为“儿童科普界的芝麻街”,是北美学前动画的TOP10,在Common Sense media(一个专门测评儿童作品的机构)上,这部电视获得的突出评价是“人物性格优势”,得到了“积极的榜样和代表”的五星评价。
一部科普动画片的小主角性格为何这么亮眼?
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们不禁疑惑,席德真的是一个5岁的幼儿园孩子吗?也太有主见,太敢于表达自己,同时也太懂得尊重其他人了吧!
▲看席德是怎样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其他人愉快相处的
席德身上这种健康的自信和自尊,是这部科普片对孩子个性养成正面的鼓舞,作为爸妈,倒是很希望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和外界沟通,正确地表达自己。
透过席德,我们再来看看这部科普动画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是怎样立体化呈现的。
第一眼看到它的画面的质感就觉得,颜色丰富多彩,明亮鲜艳,卡通人物微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其丰富,高清的三维效果,活灵活现犹如近在眼前。
▲席德的画面能看到光影在卡通人物上的变化,立体感强
它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地一跃而起:每天上学路上坐在车后座唱Rap,到了幼儿园和朋友们来一段摇滚并跳起舞来,音乐的感染力超乎想象,那种属于孩童的天真、自由和热情,洋溢出屏幕之外。
▲席德一整天的生活都在音乐和舞蹈中度过
作为全球第一部STEM教育配套动画,它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席德的每日科学一问,他和朋友们完成Survey(提出问题,调查)、Explore(实验和解决问题)、Investigate(发现更多)三步骤,这便是科学探索的核心——从生活发现到寻找规律,从规律到验证,从验证到结论,轻松愉快地实现了完整的学习闭环。
▲动画片切换到真人实践环节
这部科普动画片是一宝藏,科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并不会偏向于男孩或者女孩子喜欢的某种类型,因此我们推荐4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看,有中英文可选,画面的清晰度都很不错。
04
/
传说中的科普神书配套动画
《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
适看年龄:3—8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
时长:约5分钟一集
作为DK出版公司的第一本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的小读者范围从3岁跨到8岁,实际上它更适合低幼的孩子,书的排版清晰简洁,内容覆盖传统的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其受众之广,简直可以媲美爸妈们当年的科普顶流《十万个为什么》。
2020年推出的配套动画,则进一步降低门槛,它涵盖了书中100章中的过半,在重要之中再精选更重要和呈现效果更好的内容制作成5-7分钟左右一集的视频。
动画视频发挥了两个核心的作用,一是辅助理解书的内容:
介绍星座时,视频直接展示了星系连成的图形,金牛座、飞马座、猎户座;
介绍古代中国发明时,会解释在由于生产力有限,所以有钱人才可以读书,而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项发明,让知识成为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东西,让历史和故事得以被记载和广泛地传播,这就把书本上的内容立体化了,小朋友们更容易理解。
二是超越内容延伸思考:
讲沙漠的时候,不仅在介绍地貌,其实是在介绍人类生存的环境,揭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讲伟大探险家的时候,会给孩子们介绍探险本身是值得尊敬的,当时航海充满危险性和未知,而探险的意义就在于探索的巨大勇气……
视频用孩子们能听懂的方式,简洁地呈现了科普知识,我们推荐已入手DK这本书的爸妈们给孩子加餐,增强阅读体验,也推荐没有入手的先给孩子看看视频,给科普启蒙之旅预热。
05
/
俄罗斯国宝级科普动画
《平博士密码》
适看年龄:5—12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英语
时长:约13分钟一集
《平博士密码》,俄罗斯国宝级科普动画,主人公是10个性格各异的小动物,内容围绕他们日常生活展开,每集13分钟左右。
这部动画片的特点是从故事来切入的,那么科普在哪里?原来主人公们会在故事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了解科学知识才能解决。
比如,大家一起去北极滑雪游玩,结果北极唯一一家旅馆已经废弃,没有电,在瑟瑟寒风中发抖的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获得能源。
他们尝试了风能、太阳能等各种方式,最终成功取暖,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跟着了解了关于能源的知识。
又比如,小动物们想交友,但是坐在路边不可能等到新朋友,原来网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网络是如何把不同地方的人连接起来的呢?接着会为大家讲解网络知识。
几集看下来,就会明白为什么这部动画片被称为“俄罗斯国宝级科普动画”了。
从有趣的故事入手,孩子代入感极强,并且把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生命起源、宇宙形成、能源、信息技术、生物遗传都有涉及,但深入浅出,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情节中里了解这些知识,完全不枯燥,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而且,这部动画片,有10个人物主角 ,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里面有不少关于“友情”与“人际关系”的细节与故事,人情味浓厚,孩子们会从中看到“相处之道”。这部幽默又温暖的科普片,强烈推荐给小朋友们。
06
/
从平凡生活中创造孩子的好奇心
《Do you know?》
适看年龄:6—15岁
来源:B站
语言:英语/带英文字幕
时长:约13分钟一集
跟场面宏大精美的自然和宇宙科普相比,生活类科普取材自身边的各种小玩意儿,让人觉得过于日常和朴素,内容讲深了容易让人觉得沉闷,讲浅了又显得琐碎。BBC在2016年播出的少儿科普节目《Do you know》却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正如片头轻松愉快的主题曲唱的歌词:“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all around,Exciting things that surround us,But how does it work,do you know,How is it made,do you know?”
——的确,这部片子告诉我们,孩子的好奇心是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以第一集“仓鼠轮和昆虫酒店”为例,来看看这个点燃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在引入每集固定的两个主题前,它没有一上来就直接介绍仓鼠轮,而是从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汽车的轮子,婴儿车的轮子,孩子滑轮的轮子,自行车的轮子说起,这就把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仓鼠轮放进了庞大的轮子家族这个坐标体系中去认识。这相当于帮孩子们做热身,和他们自己的生活先建立链接。
▲从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开始
来到How does it work和How is it made两个核心部分,镜头拉近让孩子们观察仓鼠是怎样在轮子上奔跑的,轮子上有什么机关可以增加摩擦保证速度;昆虫酒店的制作中,木头和竹子怎样切割、打孔、拼搭,所使用到的机器设备,机械工具叫什么,怎么用,这些都会以慢镜头演示,孩子们获得的不仅仅“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来的”,这非常能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而这正是生活科普的关键所在。
▲处理木材的钻头机器
光动心动手还不够,它还培养孩子怎样去学习生活中的新事物。昆虫酒店制作结束会问孩子们三个问题:你还记得制作的原材料叫什么?你听到吹竹子发出的声音么?你看到机器是如何钻进木材里面打孔并吐出木渣的么?
这样的“经典三连问”,每个主题都会出现,知识点密集而不凌乱,孩子们看一集就能扎扎实实学到一集的知识,思路清晰,这个打开听觉,视觉和思维的触角的过程,就是学习新事物的起点,毕竟比起掌握某种知识,更稀缺的是学会怎样去学习。
▲经典三连问
这部纪录片目前在B站上的资源是英文字幕,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容,我们建议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语言情况,安排陪看时间,或者引导观看,相信这会是一段不错的的亲子时光哦。
07
/
“宝宝都能看懂的量子物理学”
《扎克伯格给女儿的科学启蒙课》
适看年龄:6—15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英文
时长:约15分钟一集
几年前,扎克伯格这张抱着刚满月的女儿读量子物理学的照片火爆全球。他手上握着的这本由澳洲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4个孩子的父亲克里斯·费里博士创作的“早教读物”一时之间炙手可热,但实际上要弄懂量子物理学谈何容易,好在克里斯博士亲自创作并出镜了科学启蒙视频《扎克伯格给女儿的科学启蒙课》,我们决定亲测看看是否真的好懂。
52集的内容,按启蒙学习的顺序排下来:原子、能量、光、物质、力、运动、电、磁性、广义相对论等等,克里斯博士的讲解方式独特,真不愧是“可以给宝宝的启蒙”:
用“飞机、毛毛虫”来代表原子,“原子是一个和谐的小家庭,中子和质子就像家里的爸爸妈妈一样相亲相爱,而电子则像宝宝宝宝一样围绕在中子和质子身边玩耍”;
讲统计物理学概念的时候,用“妈妈为何总觉得你的房间乱糟糟”和“从袋子里随机取出黑色石碓里的一个白色的石头”作类比,带着孩子们感受概率……
视频里,克里斯和一只卡通考拉熊萌萌对话,他们一问一答,萌萌的问题设计精妙,实际上代表了孩子们的思考路径,而克里斯的回答循序渐进地引导出艰深的物理学概念,几集看下来,别说孩子,就是大人都学会了不少知识,讲越难的东西,越需要高超的表达,可见物理学家的功力!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官方推荐这部片子适合3+,我们还是把它划入6+年龄,主要是考虑到每集时长,以防低龄段孩子用眼过度,不过家长们也可以根据孩子兴趣和接受程度随时调整哦。
08
/
竟然还能这样做实验!
《大科学实验》
适看年龄:6—15岁
来源:B站
语言:日语/带中文字幕
时长:约10分钟一集
“谁都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都是真的吗?答案不做不知道。”
《大科学实验》是NHK教育频道出品的系列科学实验节目,这个节目在日本获得几个重要奖项,每集10分钟,国内有近四十集可以观看。
科学学习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法则,这些都是如何得来的?《大科学实验》就以“不做不知道”为主题,通过实验对各种自然和科学法则进行验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很适合做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
这个节目的最大特点是,不使用任何CG,全部是“人工”进行实验,实验非常直观,易于孩子理解。
比如,在“声音的速度”这一期中,如何看到声音的速度?节目组找来一群人,间距10米排成竖排,每人手里拿着一杆彩旗,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听到声音后举起旗子,通过旗子举起的过程,可以看到声音传播路径,通过距离/时间=速度,也计算出声音的速度。
那么,不同声音类型,传播速度会有差异吗?节目组找来86人,每人间隔20米站立,每200米更换不同颜色的彩旗,以1.7公里为实验距离,来验证这个问题。
并用三种声音来做测试:分别是铜锣、歌唱家的歌声和号角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分别传播了980米、1180米和1700米,用时约为2.89秒、3.46秒和5.03秒。
同样,距离/时间=速度,三组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出来,结论是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基本上是相同的。“看见”声音、测量声音,原来我们都可以做到!
一直以来,知识对我们来说都是抽象的,但是《大科学实验》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让孩子直观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并且知道这些原理和法则并不只在书本上,它们来源生活,也被生活印证,相信这个节目一定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的乐趣与奥秘。
09
/
让思考欲罢不能
《像乌鸦一样思考》
适看年龄:8—15岁
来源:B站
语言:日语/带中文字幕
时长:约10分钟一集
《像乌鸦一样思考》,是NHK教育频道从2013年4月开始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生的科普节目。
由佐藤雅彦监制,他是日本著名创意大师,企划过多项畅销商品的广告,在广告界、设计界有着不小的名气,除《像乌鸦一样思考》之外,还监制过数个电视节目,都口碑颇高。
《像乌鸦一样思考》,标题取自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节目开始也播放了与该寓言相同的片段,展示了一只乌鸦如何通过观察、思考最终喝到水的过程。
与很多科学类的节目不同,《像乌鸦一样思考》传递的并不是科学知识,而是聚焦在“思考”本身上。
每期10分钟左右,目前可观看20集,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孩子观察、假设、实验与考察。
比如,草稿纸上有一只蚂蚁,试着画一个圆,圈住蚂蚁,蚂蚁被困住了;然后把它放出来,再圈一次,仍被困住了。这到底为什么呢?
还有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来进行,实验器材非常简易,瓶子、气球、管子、磁铁等等,每个简单的实验背后都有其相应的原理。
没有盖子的塑料瓶,瓶子下面开了一个小口,用黄色的胶带贴上,因此不会漏水。如果把胶带打开,水就会流出来,划出漂亮的线条。
如果此刻松开手,让塑料瓶自由落体,正在喷出来的水会变成什么样?实验结果是,水并不会喷出。这是为什么?
有趣的是,这部节目的大部分环节,都以疑问结尾,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鼓励孩子们继续思考,主动寻找答案。
一旦好奇心被激发,每个孩子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变身为一只会思考的“乌鸦”,主动去思考,去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这个气质清新的日本科普节目,在豆瓣上也获得了9.4分的好评。
10
/
拟人化的脑洞大开
《工作细胞》
适看年龄:12—16岁
来源:B站
语言:中文/日文
时长:约20分钟一集
这两年因为世界性疫情的席卷,生物医学这个曾经略显冷门的话题顿时成为议题中心。
病毒是如何侵害人体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一切都和人体最基本的细胞研究息息相关,研究细胞,是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长远发展,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要怎样把这样专业的生物医学知识进行普及呢?日本漫画家清水茜的同名作品脑洞大开,以体内37兆2千亿个细胞为主体,将它们统统拟人化,变成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所谓“万物皆可萌”。
▲血小板的拟人化
这里的工作细胞有,负责运送氧气的红细胞、与细菌战斗的白细胞、识别并破坏病毒感染的杀手T细胞,还有肺炎链球菌,每一集都是一种常见的病或者损伤,比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失血性休克”等,漫画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感兴趣的形式,改编后的同名动画作品同样水准精良,不仅科学知识详尽,而且人物设置合理,情节引人入胜。
▲红血球、白血球、T细胞、肺炎链球菌
它在日本国内已经获得了超高评价,开播14天破100万收看,被央视引进后,通过日文和中文两种语言的版本,同样收获大量年轻人热捧,它在B站上的评分高达9.7分,豆瓣9.2分,不仅如此,它还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目白玉兰奖最佳动画剧本,其中的关于癌症知识的科普还得到了医疗工作者的赞赏,获得权威认可。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由青年漫画改编的动画,一改我们往日对漫画的某些成见,它由始至终保持着正面、积极的精神鼓舞。片中,所有的工作中细胞都认真勤勉,尽职尽责,以个体看似的微乎其微,对抗着整体的困难。这和我们这两年来看到的群体抗疫努力,社会的组织力可以说一脉相承。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好要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学科,了解它们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对于维持世界正常运转的重要价值,形成理性的科学观,也许比单单熟记课本上的内容应付考试更加重要。
以上就是10部科普片
你还看过哪些科普动画片或节目?
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三优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乔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uhao.com/10596.html